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张雨绮姜超探访“健康童乐园”:为乡村儿童成长填平“隐形鸿沟”
时间:2025-08-06 17:52:30来源: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:施少伦

《床上的春光约会未压缩版》

  当城市孩子在精心打造的成长环境中探索时,乡村0-6岁儿童正面临隐性的成长差距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数据显示,欠发达乡村地区幼儿的认知、动作和社会能力普遍滞后,部分区域发育筛查正常的儿童不足半数。这道隐形鸿沟,牵动个体命运,更关乎社会公平与人口高质量发展。

  近日,“健康童乐园”公益项目邀请张雨绮、姜超走进贵州凤冈,化身乡村儿童健康成长“传声筒”,让更多目光聚焦乡村儿童的公平发展。

张雨绮、姜超与贵州凤冈土溪镇官坝幼儿园师生合影

  物资细节见真章:“硬核”追问背后的关切

  虽非首次参与公益项目,但直面乡村儿童全面发展议题,对张雨绮与姜超而言仍是初体验。踏入幼儿园,满院教具吸引二人目光:平衡木组合式运动器材、营养小超市、健康游戏盒子教案、绘本书籍……观摩中,一连串追问随之生发:平衡木等器材天天被孩子摸爬滚打,边角处理得安全吗?营养小超市里的仿真食材是否有安全、孩子咬在嘴里怎么办?心理类教具能帮到有情绪需求的孩子吗?

  乡村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无需多言,“重要”与“被满足”之间,往往隔着细节的千山万水。安利公益基金会“健康童乐园”项目官员吴燕辛指着平衡木解释:“所有运动器材经200斤承重测试,确保几个孩子一起玩稳当安全,圆角设计防磕碰;仿真食材采用食品级硅胶,无毒无味,耐摔;投影仪专设护眼模式,保护孩子视力。”

张雨绮、姜超安装“健康童乐园”物资

 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介绍,在政府帮助下,乡村儿童基本告别“吃不饱、穿不暖、上不起学”的生活困境,但五毛零食、手机游戏、无人陪伴的孤独感等发展问题,正悄然侵蚀他们的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和智力发育。“健康童乐园”正是顺应乡村儿童成长需求的变化,围绕膳食营养、运动能力、心理健康、健康习惯、安全自我保护五大板块开发而成。

  游戏化课堂:在欢笑中播种健康基因

  午后,张雨绮和姜超使用《儿童全面健康游戏盒子》教师手册,为孩子们讲授科学护眼知识。类似的教师手册在“健康童乐园”里共有80套,包含200个健康小游戏,包含详细的课程指南、教学材料和评估工具,配套现成教具。这让乡村幼儿园老师省去收集、研究过程,提高授课的便捷性和准确性,成为老师教学最佳的助攻手。

  在课堂上,姜超手持“五感板”向孩子们介绍眼睛结构,张雨绮带着孩子们唱起护眼儿歌……这是“健康童乐园”另一大特点,用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儿童在玩乐中获得成长。通过声光电形式丰富乡村课堂,让科学实验同样走进乡村幼儿园的课堂,对乡村幼儿园的健康课堂进行补充。

张雨绮、姜超为小朋友讲授护眼知识

  当城市幼儿园开展综合素养教育时,“健康童乐园”系统课程和玩教具,正为乡村孩子打开健康认知的新窗口——不再是枯燥说教,而是在欢笑中理解健康知识、在游戏中建立健康意识。这正是“健康童乐园”的深层价值:用软性支持激活乡村教育的无限可能,赋能乡村幼儿园老师,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机会。

  张雨绮和姜超成为“健康童乐园”公益推广大使

  当日,“健康童乐园”揭牌仪式在贵州凤冈土溪镇官坝幼儿园举行。仪式上,张雨绮、姜超从中国关工委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健康童乐园项目副主任于明正、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手上接过“健康童乐园公益推广大使”证书,这是经过一天亲身体验、验证后,对“健康童乐园”的肯定和选择。

(从左至右)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、遵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大忠、中国关工委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健康童乐园项目副主任于明正、张雨绮、姜超为健康童乐园揭牌

  张雨绮感叹:“健康童乐园项目非常专业,物资自成一套,涉及儿童健康的方方面面,学玩结合的设计,让健康知识轻松融入孩子生活。”姜超分享感受:“感谢健康童乐园,让我有机会能为乡村孩子们做点事,愿更多人加入这场守护,为乡村儿童点燃希望之光。”

张雨绮、姜超参与搭建的“健康童乐园”

  截至2024年底,“健康童乐园”已覆盖20省106县的1166所幼儿园和23300户家庭,受益儿童超20万名。优秀公益项目如同一束光,吸引更多同行者。每一份善意的汇聚,都在为“健康童乐园”注入新力量。携手守护乡村儿童,就是在共同托举未来的主人翁,构筑一个更公平、更有希望的未来。

【编辑:陈海峰】

图片

  新能源汽车是战略新兴产业,我国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,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。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指出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发展方向,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,加快建设汽车强国。《床上的春光约会未压缩版》  近10年来,伴随着老龄化加速、生育率下跌及晚婚晚育趋势日益明显,多位全国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法学学者不断提出“降低法定婚龄”的建议。然而,民调似乎并不“买账”,有网友调侃道,“下调了也没人生”,“该建议是提倡光明正大地啃老吗?”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
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© 2023版权所有